1、项目由来

XX市XX污水处理厂是XX市建设的第二座大型污水处理厂,承担着XX市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和高新区总计9661公顷流域范围内的污水收集与治理任务,服务人口180万,厂区总占地150亩,总处理规模为每日12万m3,约占XX市目前污水总量40%。该厂位于莱山区解家庄镇西谭家泊村北约1.5km处,XX入海口西岸。现有工程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2003年投入运行,二期工程于2008年投入运行,主要处理其汇水范围内城市生活污水和企业生产废水,一、二期处理能力分别4万m3/d、8万m3/d,现有总处理能力为12万m3/d,一、二期工程分别采用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和A2/O法工艺;企业于2015年对污水厂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将原有污水厂(包括一期、二期工程,共计12万m3/d)出水水质全面提升到一级A标准(排污口位置不变),新建2.5万m3/d再生水回用工程、除臭设施等,同时对一期鼓风机房、脱水机房、百乐克生物池、浓缩池进行改造,更换东泊子泵站粗格栅除污机和细格栅除污机等。改造后整个污水处理厂出水9.5万m3/d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2.5万m3/d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后再生回用。

近年来,随着莱山区、高新区以及牟平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21年,XX污水厂日处理水量约12.84万吨,峰值水量14.4万吨,已超过设计负荷。

XX污水厂处理莱山东北片区、高新区和牟平老城区的污水,汇水面积103.6km2,规划用地以居住、工业用地为主。污水厂现状设计规模为12万m3/d。根据排水规划内容,规划污水厂远期处理规模为22万m3/d,扩建10万m3/d。

根据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受XX市XX污水处理厂的委托,我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属于“四十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5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新建、扩建日处理10万吨及以上城乡污水处理的”类别。本项目属于扩建综合废水集中处理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本项目评价工作的要求,评价单位将通过现场踏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及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基础上,本着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请环境主管部门审查。

2、建设项目特点

XX污水厂处理莱山东北片区、高新区和牟平老城区的污水,汇水面积103.6km2,规划用地以居住、工业用地为主。依据规划指标,预测近期污水量14.1万m3/d,远期污水量18.8万m3/d。污水厂现状设计规模为12万m3/d。根据排水规划内容,规划污水厂远期处理规模为22万m3/d,扩建10万m3/d。

污水处理厂工艺采用“中格栅+旋流沉砂池+细格栅+初沉池+生物反应池(Bardenpho工艺)+二沉池+中间提升泵房+高效沉淀池+纤维束滤池+臭氧氧化+紫外线消毒+出水”,本工程征地约67.05亩,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地表准Ⅳ类标准,本次工程服务范围为莱山区片区、高新区、牟平区的老城区的生产废水以及生活污水。

本工程出水作为河道的补充用水排入通海东河、通海西河、马山河、小鱼鸟河。

本工程出水全部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扫等市政用水以及河道生态补水。根据当地再生水专项规划及相关河道资料,本工程出水分别排入小鱼鸟河、马山河、通海东河和通海西河。铺设一根污水厂至小鱼鸟河的出水管道,管径DN1000,材质采用钢管,总长度约4061m。马山河、通海东河、通海西河在同一方向,铺设一根污水厂至马山河的管道,管径DN600管道,长度约3675m。通海东河原水管道起点为科技大道尾水管,终点为航天路,沿海博路西侧车行道向南至航天路,管径为DN600,长度约为1065m,为河道补水。通海西河原水管道起点为科技大道尾水管,终点为航天路,沿通海西河东侧向南至航天路,管径为DN600,长度约为1162m,为河道补水。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环评项目组接受委托后,依次完成以下工作:

(1)协助建设单位制订公众参与调查方案,以建设单位作为实施主体,进行了第一次公众参与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项目所在区域的居民,调查形式以网站公示为主。

(2)在仔细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工程分析;同时对项目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踏勘和调研,了解项目厂址周围情况。在此基础上,完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评价因子筛选、评价重点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等工作,并以此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3)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后,在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收集历年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项目情况,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现状监测。

(4)以项目工程分析为依据,在搜集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编制完成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章节。

(5)通过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的结果,确定项目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否技术可行,并论证是否经济可行。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的环保措施要求。

(6)综合政策符合性分析、规划符合性分析、环保措施经技术经济论证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环境风险评价、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等的基础上,完成报告书的编制。

(7)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作为实施主体,进行了第二次公众参与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影响范围内的村庄居民,采取现场公示、网站公示和报纸公示等调查形式。

(8)在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了报告书。

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拟建项目为污水处理厂项目,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9本)》第一类鼓励类第四十三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15、“三废”综合利用与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之规定,拟建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另外,拟建项目属于《XX市工业行业发展导向目录》中的“一、优先发展产业(七)节能环保新能源14、“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本项目属于优先发展产业。

拟建工程厂址位于台高新区西谭家泊村北现状污水处理厂南侧空地,根据XX是城市总体规划图,项目所在地土地规划性质为环境设施用地,同时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了拟建工程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70601201900017号),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拟建工程不位于《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鲁环发[2016]176号)中划定的XX市生态红线范围内,拟建工程符合区域环境质量底线要求,符合区域资源利用上限要求。因此,拟建工程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

根据项目的工程分析情况及周边环境特征,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空气的评价等级为二级,地表水的评价等级为一级,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土壤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环境风险工作等级为三级。

5、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1)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项目的特点,本次评价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包括:

①拟建工程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管理,关注拟建工程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尤其关注项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臭气的全过程防控与末端治理问题。

②关注大气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项目位于高新区西谭家泊村北,重点关注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周边近距离敏感点的影响。

③关注项目尾水排放对纳污河流的影响的可接受性,拟建工程外排尾水至通海东河、通海西河、马山河、小鱼鸟河,关注项目尾水对排污口下游黄海的影响。

④关注项目地下水的防渗相关措施。关注拟建工程的防渗措施及采取防渗措施的可行性,提出进一步改善的措施。

(2)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

根据项目的特点,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

施工期:施工扬尘以及堆场扬尘生产的废气;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噪声;挖方土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土石方开挖、弃土弃渣、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堆放等施工活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运营期: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排放的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生活污水;设备噪声;污泥等固体废物以及项目处理后的尾水排放情况。

6、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XX市XX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文件的要求,符合“三线一单”的管理要求;项目工程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三废治理措施经济合理,技术可靠,全厂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浓度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项目运行对周围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工程环境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周边公众支持拟建工程的建设。建设项目在落实好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治理措施及环境管理要求的条件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其建设是可行的。

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项目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测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