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卖鞋的小伙子到一个孤岛上去推销鞋子。 不久, 两人都回来。 一个说: “真不幸, 我的鞋子一双也没卖出去, 那个岛上的人根本不穿鞋子。” 另一个却兴奋地说: “我的鞋子都卖光了, 那个岛上的每个人都需要鞋子, 我要带很多鞋子再去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 面对同样的客户群体, 一个人没有客户, 一个人有用之不竭的客户? 关键就在于推销员会不会刺激岛上人的消费需求。

能否成功刺激客户需求, 是决定销售人员是否拥有客户的重要因素。 第一个小伙子理所当然地认为, 岛上没有一个人穿鞋子, 我去卖给谁呢? 而第二个小伙子则让那里的人穿上鞋子试一试———岛上的人穿上鞋子, 自然会觉得比不穿鞋子舒服得多。 这样, 第二个小伙子就成功刺激了他们的消费需求, 发现并开拓了一个完全空白的市场。

克罗狄在一家叫做 “富勒” 的化妆品公司工作, 开始时, 克罗狄负责推销黑人专用化妆品, 虽然竭尽全力, 但收效甚微, 克罗狄一直打不开局面。后来, 克罗狄终于明白: 自己推销的化妆品是黑人专用的, 它的消费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 在美国, 黑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普遍低下, 受教育程度不高, 购买能力有限。 更重要的是, 大多数黑人还没有化妆意识, 不懂得如何化妆。怎样刺激黑人妇女使用化妆品的欲望呢? 克罗狄想了个妙计。

一大早, 克罗狄就在黑人聚集区铺开摊子, 挂起了免费化妆的海报。他自弹自唱起乡村民谣, 待人们聚拢后, 就开始介绍自己的化妆品, 并邀请其中几位进行免费试用。 能不花钱打扮自己, 何乐而不为呢? 腼腆的黑人妇女开始壮着胆子过来试用, 在克罗狄的帮助和指导下, 她们涂脂抹粉, 一个个陶醉在别人的眼光里。

第二天早上, 脸一洗, 黑人妇女发现自己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不如化妆后漂亮、 引人关注了, 她们就不甘心了。 一部分黑人开始主动找到克罗狄购买化妆品, 刺激消费欲望起到了惊人的效果, 克罗狄也因此在销售界名声大噪。

其实, 刺激消费欲望在销售行业屡见不鲜。 很多商家靠这招来提升销售量, 比如:服装商用打折打动女人的爱美之心;房地产商用赠送面积来刺激购房者的购买欲;饭店用赠送代金券的方法诱导顾客的再次光顾;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 把无意购买的客户刺激得想要购买, 把想少量购买的客户刺激得想多购买, 就无疑扩大了自己手中的客户群, 增加了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