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
前 言
荒漠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沙化。DD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DD州”)属四川省所辖,位于四川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境内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主要支流,生态区位十分重要。DD州幅员面积14.97万平方公里,现有沙化土地51.58万公顷(773.7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的3.83%,主要集中分布在石渠县、理塘县、白玉县和新龙县,是DD州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是DD州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和生态修复的难点区。
近年以来党中央、省、州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沙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为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推动防沙治沙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四川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相关要求,按照全面保护、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总体方略,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科学谋划防沙治沙布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以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为主要参考,对DD州各县沙化土地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编制《DD州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目 录
第一章防沙治沙形势 1
一、规划背景 1
二、防沙治沙取得明显成效 2
(一)坚持工程带动,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2
(二)坚持科技引领,探索积累了成功治理模式 2
(三)坚持典型引路,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同 3
三、面临的挑战 3
(一)自然地理条件特殊 3
(二)保护与修复任务繁重 3
(三)不合理的活动仍然存在 4
(四)资金投入缺口较大 4
四、面临的机遇 4
第二章沙化土地现状 5
一、沙化土地分布 5
(一)沙化土地类型 5
(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6
(三)土地沙化变化趋势 7
二、沙化土地成因 8
(一)自然因素 9
(二)生物因素 10
(三)人为因素 11
(四)社会因素 11
三、沙化土地危害 12
(一)威胁生态安全,破坏生态和谐 12
(二)破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四、沙化治理现状 12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4
(一)因地制宜,分区施策 14
(二)系统治理,科学治理 14
(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15
(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15
(五)先行先试,机制创新 15
第四章规划目标与治理任务 16
一、规划期限 16
二、规划目标 16
(一) 2025年目标 16
(二) 2030年目标 16
三、治理任务 16
第五章总体布局 18
一、布局原则 18
二、总体布局 19
(一)青藏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 19
(二)沿海沿江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 20
第六章保护措施与治理任务 22
一、保护措施 22
(一)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和依法保护 22
(二)落实森林草原保护制度,预防土地沙化 22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22
二、治理任务 22
(一)中度以上沙化土地治理 23
(二)轻度沙化土地治理 24
(三)水土流失治理 26
第七章保障措施 27
一、组织领导保障 27
二、政策法规保障 27
三、加强项目管理 28
四、科技人才保障 28
五、宣传引导保障 29
附件: 30
名词解释 30

第一章 防沙治沙形势
一、规划背景
DD州属四川省所辖,位于四川省西部,东连雅安市,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交界,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自治区相望,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青海省相邻。地跨东经98°57′53″—100°04′00″,北纬28°32′00″—30°37′50″,全州国土幅员面积为14.97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国土幅员面积的30.8%。
DD州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两屏”的核心区域。地形地貌及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既是全国生态建设的核心地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长江及黄河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也是四川省高原高寒沙化土地分布区。长期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DD州土地沙化呈蔓延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部分区域生态有恶化趋势,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第六次荒漠和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DD州沙化土地面积51.58万公顷,占四川省沙化土地面积的76.06%,占全州国土面积的3.45%,较第五次监测数据减少面积11.53万公顷,减少幅度为18.27%,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性增强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党中央、省、州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沙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为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站在历史交汇期,防沙治沙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承载着新使命新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推动新时期防沙治沙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防沙治沙取得明显成效
(一)坚持工程带动,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全面完成《四川省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中DD州的相关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沙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试点示范工程,全面完成了规划建设任务。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程度持续减轻。据监测,DD州2014—2019年首次出现了沙化土地的缩减,总降幅18.27%,平均年降幅3.05%。沙化面积持续净减少,沙化程度持续减轻,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14—2019年,沙区林草植被盖度增加10%,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1.53万公顷,生态状况整体改善。
(二)坚持科技引领,探索积累了成功治理模式
通过近十年的土地沙化综合治理试点示范,沙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沙化类型探索积累了以围栏禁牧、围栏休牧、柳笆沙障固沙、沙袋沙障固沙、生态毯沙障固沙、牛羊粪固沙、挡沙墙固沙、植灌种草、营林造林、测土配方施肥、鼠虫害防治和林草植被管护等为主的多种防沙治沙成功治理模式,为加快推进DD州防沙治沙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