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为深入贯彻“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国家战略部署,在重庆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全面赋能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相关部署,结合县实际,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县坚持推进信息化融合发展,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综合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信息化应用全面渗透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等领域,数字惠民效果逐步显现,数字城市管理能级明显提升,电子政务效率持续改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产业加快向高端发展,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信息安全技术支撑和保障机制基本形成,为智慧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双千兆宽带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互联网宽带光纤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实现光纤到户100%,城区千兆光宽带全面覆盖,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89%。累计建成4G基站3958个,实现全县300米内20户人口聚集区域4G移动信号全面覆盖。启动5G网络试点建设,建成5G基站589个,实现城区大型商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重要营业厅、重点景区、商圈等人员密集场所5G信号覆盖。建成完善的电子政务网络,全面覆盖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镇街及村社区。
二是社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建成户情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助力精准扶贫、“四访”等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行政服务大厅,设置“一窗综办”受理窗口7个,对接“渝快办”平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44%。医疗卫生信息化深入开展,基本建成全县统一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实现网上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等便捷医疗服务。城市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共受理案件48078件,立案48015件,处置结案46839件。社会治理信息化成效显著,依托“雪亮工程”,整合全县公安、交通、城管、水利等部门以及社会监控视频11000路,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
三是数字经济发展逐步推进。文旅方面,推出一部手机游“诗橙远方”平台,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相关旅游要素信息,利用数据画像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全方位服务。特色农产品方面,利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广脐橙等特色农产品,有效扩大了销售规模;大型无人直升机在试飞成功,让特色农产品向产、销、运、投等现代化、智能化升级迈进了一步;自研智能养蚕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通过提供恒温恒湿的养蚕环境,实现全年全天候生产,大幅提升了产量和收入。生态园区方面,草堂和康乐两个生态工业园组团已初具雏形,眼镜及眼健康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两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加强,现已完成招引眼镜企业30家,投产22家产值10亿元。
四是智慧城市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建立新型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和“云长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建成了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委、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等51个部门的政务数据接入汇聚,数据资源目录共计838项,其中可共享数据资源达816项,基本形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有效推进了数据的“聚通用”。建立健全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了全县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规范了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基本形成基础网络、重要网站和信息系统、城市生命线系统、重要工控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城市信息安全态势总体可控。
(二)发展形势
智慧城市是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政府一直大力推进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从2012年开始,推出了多个相关政策文件,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先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准立项和研制的指导,将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
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2019年6月出台了《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渝府办发〔2019〕66号)和《重庆市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渝委办发〔2019〕66号)文件,统筹指导社会各领域智能化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带一路”建设任务紧迫,创新发展要素亟需聚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将作为重庆市引领和带动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围绕《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建设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生态强县和区域性功能中心的总体目标,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面临着土地、能源、人口、环境等约束性条件的限制,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有利于我县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从自身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加强,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有利于我县实现创新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潜力不断释放,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引擎。
与此同时,建设智慧城市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瓶颈问题。一是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进一步激发了应用协同的需求,但也使跨领域、跨部门的协调难度更大,在强调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同时,亟需在全局上做好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机制安排,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二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利益、监管缺位等问题依然存在,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不够,管理服务分散化、割裂化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县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数字经济能力有待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切实解决推动社会治理中的困难。四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人才薄弱,全县信息化建设过度依赖第三方企业,缺乏自主、可靠的信息化专业支撑团队,难以支撑县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五是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网络空间的信息保护、技术保障、制度安排都面临新的挑战,复杂性较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设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为指示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数据融合创新为内核,建设智慧城市基础底座,打造契合发展需求、体现发展特色的智慧应用体系,健全完善统筹管理机制,构建智慧产业生态,支撑成为民生服务普惠便捷、城市治理精细高效、政府管理水平提升、绿色生态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生态强县和区域性功能中心,实现县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上下衔接,同步协同。紧跟国家、市级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指引,充分衔接市级智慧城市总体布局,依照分级分类推进原则,以县内智慧城市具体需求为导向,结合县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政府、企业、民众各方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强调标志性成果产出。
统筹规划,集约共享。坚持全县一盘棋,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强化对信息化项目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分步实施,通过迭代演进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序推进。加强资源与系统的整合优化与协同共享,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和共性支撑平台的集约建设,统一支撑应用创新,解决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等问题。
应用导向,便民惠企。坚持以人为本、便民惠企导向,以人民群众的切实感知为衡量智慧城市成效的重要标尺,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惠民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方面深度应用,切实增强城市数字化服务的供给能力,为基层减负、助力基层效能提升,给群众提供便利。
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作用,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活力;鼓励各部门加强和行业优势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形成政府、市场联动机制,持续强化各行业信息化建设成效;鼓励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投资等多种投资运营新模式。
特色鲜明,重点突破。立足,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坚持基础先行、重点突出,完善智慧城市基础底座,聚焦需求痛点和便民利民,发掘跨行业、跨领域智能特色场景,在城市治理、农业、文旅、康养等方面选择一批融合创新的重点应用,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切实解决重点、突出问题。
夯实基础、保障安全。以平稳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原则,以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应用规范与技术标准建设、高端人才培育、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开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综合发展环境;准确把握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网络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加强数据的应用与保密关系,保障各项数据安全。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全面突破,形成以城市智能中枢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新体系。构建基础设施完善先进、智能中枢赋能显著、民生服务普惠便捷、城市治理高效精细、政府管理水平提升、绿色生态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为县建成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生态强县和区域性功能中心提供数字化支撑,成为渝东北乃至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范例。
——基础设施完善先进。高速泛在的立体网络体系全面建成,5G网络实现规模化部署,千兆光纤网络实现深度覆盖,网络基础设施和终端全面支持IPv6。实现全县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电子政务“一张网”,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大幅提升,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保障更加全面。物联感知设施形成百万级部署规模,构建形成对城市运行、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状态实时感知、全局分析的感知体系,实现万物互联。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平台一中心”云服务体系,集约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
——智能中枢构建成熟。信息孤岛全面消除,政务数据资源融汇互通,海量物联设施统一管理,GIS能力全面支撑城市多维数据加载,城市运行数字映射立体实时呈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感知、分析、决策能力取得突破,助力城市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基础应用支撑能力全面开放,城市应用研发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 – 1 –
(一)发展基础 – 1 –
(二)发展形势 – 3 –
二、总体要求 – 6 –
(一)指导思想 – 6 –
(二)基本原则 – 6 –
(三)建设目标 – 8 –
三、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 – 13 –
(一)夯实数字基础设施,筑牢智慧城市底座 – 13 –
1. 打造高速泛在的城市通信网络 – 13 –
2. 统筹部署智能的物联感知设施 – 14 –
(二)打造城市智能中枢,赋能城市数字转型 – 16 –
1. 构建数字云服务体系 – 17 –
2. 建设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 – 17 –
3. 建设共性能力支撑平台 – 18 –
4. 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 19 –
5. 打造市民生活服务门户 – 19 –
(三)完善三大支撑体系,营造持续发展环境 – 22 –
1. 标准规范与评估体系 – 22 –
2. 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 – 23 –
3. 运行与维护管理体系 – 25 –
(四)推进数字惠民服务,建设幸福和谐社会 – 26 –
1. 推进智慧医疗服务 – 26 –
2. 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 26 –
3. 推进智慧就业创业服务 – 27 –
4. 推进智慧民政服务 – 27 –
5. 推进智慧小区建设 – 28 –
(五)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构筑安全美丽城市 – 30 –
1.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 – 30 –
2. 加强智慧城管建设 – 31 –
3. 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 32 –
4. 推进智慧应急建设 – 32 –
(六)创新数字政务管理,建设智慧高效政府 – 35 –
1. 统筹政务信息系统建设 – 35 –
2. 加强智慧党建 – 36 –
3. 深化智慧政务建设 – 36 –
4. 加强智慧监管建设 – 37 –
5. 加快智慧法院建设 – 37 –
(七)加强环保智能监管,构筑生态宜居城市 – 39 –
1. 推进智慧环保建设 – 39 –
2. 加快智慧气象建设 – 40 –
3. 推进智慧资源建设 – 40 –
4. 推进智慧能源建设 – 40 –
5. 加快智慧林业建设 – 41 –
(八)培育新兴产业动能,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 42 –
1. 加快智慧农业建设 – 42 –
2. 促进数字旅游发展 – 43 –
3. 推进智慧商务发展 – 44 –
4. 加快智慧物流建设 – 44 –
5. 加强智慧园区建设 – 45 –
6. 深化数字乡村建设 – 45 –
7. 加快数字产业发展 – 46 –
四、健全规划保障机制 – 51 –
(一)加强组织协调 – 51 –
(二)健全政策体系 – 51 –
(三)加强队伍建设 – 51 –
(四)营造良好氛围 – 52 –
(五)强化绩效评估 – 52 –
县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清单 –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