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安全应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实业强市、制造强市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发展安全应急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全市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
(一)发展现状。目前我市应急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种类不多,企业主要集中在安全应急食品研发和生产制造类和医药制造业类,主要分布在潮安区与湘桥区。全市拥有相关企业约50家,年产值约40亿元。
(二)存在问题与面临挑战。存在问题:一是应急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整体行业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一定分量的产业规模,所产生的效益也比较低,在国内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应急产业发展政策缺位,相关政策供给存在严重滞后,亟需对照国家与广东省相关政策补短板、强弱项。三是产业发展要素受限明显,特别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与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的其他城市相比没有明显优势,无法满足安全应急产业发展需求。四是研发创新规模效益不高,专业人才与研发经费的缺乏直接导致创新能力不强,规模效益较低。五是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尚不成熟,安全应急科技基础相对较弱,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不完善,缺乏全社会共享机制。面临挑战:一是应急产业市场供需不充分不稳定。应急产品和服务的刚性需求决定了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往往是伴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的。目前,XX市应急产业市场仍然依靠政府主导和灾难情境推动,市场需求不稳定,主体不明确,市场供需不匹配。二是应急产业发展面临较强同业竞争。全国性产业发展布局范围的扩大为XX应急产业发展提供潜在的合作产业链条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激烈行业竞争,构成应急产业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和园区必须面临的挑战。三是群众安全意识与公共安全文化缺失。人们安全意识与行动力的欠缺与不足也是对于我市应急产业发展速度和进程的潜在威胁。
(三)优势与发展机遇。一是国家东南应急救援中心落地为XX带来全新发展契机。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广东省粤东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已确定落地于XX市潮安区,为XX发展应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需求基础和竞争优势。二是国家产业战略指明XX应急产业发展方向。近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大了对应急产业发展的支持,并将应急产业视为潜在的经济发展方向加以鼓励和引导。三是地方政策扶持助力XX应急产业落地赋能。省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安全应急装备及相关产业,这些政策的细化和落实,将为我市应急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四是社会需求驱动应急产业市场发展方兴未艾。国家对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增加了社会和企业对应急产品、服务的消费规模,同时也会推动应急产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五是产业转型契机促成应急产业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从“重处置、轻预防”朝着“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并重”的方向做出调整,应急产业发展也将迎来转型期,也即由“重硬件、轻软件”“重产品、轻服务”的不均衡发展状态向着软硬件并重、产品和服务均衡供给的业态转变和调整。这种转型会促使应急产业专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应急产业市场空间广阔,成长潜力巨大,将成为应急产业的巨大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应急产业体系,初步达到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标准要求。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力争到2025年,全市安全应急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规上应急企业达到10家以上,形成较为配套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二)创新能力显著改善。引进和建设应急产业相关领域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以上。应急类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以上。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引领示范作用显著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应急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数字化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努力培育一批应急领域知名品牌,拥有一定数量的专精特新应急企业。确保应急领域部分技术或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应急企业规模、技术、产品等在业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加快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深化产融合作,积极培育应急产业智能制造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四)服务保障力度不断强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地方和部门监管责任,严格管控安全生产源头,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成一批安全应急产品或服务示范应用工程,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应急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三、重点任务
(一)引进和培育应急产业。充分利用XX应急产业发展机遇,紧跟行业发展前沿,明确我市应急产业引进和培育重点领域,并落实“大招商”工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培育应急产业重点领域的行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