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发展规划(2023—2027年)

教师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为贯彻落实《中共LL市委办公室LL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LL市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办发〔2022〕10号),进一步优化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十四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示范引领、标准带动、专业发展、体系优化”的工作思路,在顶层设计、名师培养、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完善教师教学、教育研究两条能力路径,努力构建学校、县(区)、设区市三级培养体系,为办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师资源。
但随着我市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补齐短板、创新改革和提质增效并存的新形势。当前,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还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一是我市没有高等师范院校,缺乏高质量前瞻性的专业引领。二是教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29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近1/3,培养“合格+规范”的青年教师队伍任务迫切。三是30—49岁的中青年教师人数占比超过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一半,这部分教师在学科理论、专业素养等方面亟需突破发展瓶颈。四是高层次教师数量不足制约教师队伍整体竞争力,我市教师入选自治区层面各类专家、名师等高等级人才库数量不占优势,高层次学历(硕士、博士)以及高级职称(特别是正高级)人数在自治区占比不高。五是我市教师培训支持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教师培训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不够合理,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上述问题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研判,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质量导向,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二、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市委“优师强教 内培外引”的教师培训工作要求。对外“借智借脑”,对接国内知名高校、教育发达地区优质资源,合作推进我市教师培训高水平发展。对内挖潜扩能,整合资源,市、县、校协同改革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健全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做优建强打造区域基础教育领军人才,补短扶弱强化重点人群培训引领,筑基提质夯实全员培训基础,为“打造一流教育,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实现骨干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位于自治区第一方阵。完成“十四五”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高质量开展新教师全员培训,培养市县两级教坛新秀10000名、市县两级骨干教师6000名、卓越名师名校长300名,培育教育教学名家型教师至少50名。
到2027年,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达到自治区一流水平。形成成熟的“内培外引”教师培训机制,实现市县两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建成教师培训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形成“五级培养体系+三大专业平台+两条能力提升路径+三方晋升机制”的基础教育“5323”教师培养模式。教育领军人才数量在自治区“大先生式”的教育家型名师中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数量位居全区前列。形成“市级引领、县区自主、校本发展、联动强化、全员增效”的教师培训发展新格局。
四、重点任务
整体规划、梯级推进、分类促进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对应新任教师“春苗计划”、教坛新秀“扬帆计划”、骨干教师“深蓝计划”、名师名校长“卓越计划”、教育教学名家“领航计划”五个培养层级,通过实施市级十项重点工程,示范性开展重点、难点领域的教师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