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施推动实施“六一战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为推进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数字”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5年)》《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全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产业实现较快发展。
——产业发展逐步加快。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涵盖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逐步显现出强大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2022年,实现营收36.67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收25.34亿元,同比增长21.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5.7亿元,同比增长9.8%。
——集聚发展态势较好。各县区、各园区立足基础禀赋,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中布局、集群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园中园”。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围绕电容式触摸屏、玻璃盖板、LED显示等领域,打造了电子信息产业园,聚集企业13家;围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打造软件产业园,聚集企业41家。涡阳县围绕新型电子元器件、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聚集企业4家。
——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全市拥有规模以上企业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大数据企业7家。其中,联滔电子有限公司2022年营收达10.83亿元;刀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营收3.53亿元,旗下“租号玩”平台是全国最大的账号租赁服务平台。
——产业融合逐步深化。积极推进“四化”融合,全市累计获批省智能工厂6家、数字化车间22个,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138家,建成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累计建成省农业物联网示范点22个,成功打造集文化旅游、商务办公、酒店、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药电商特色小镇”。大力促进金融服务与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建成集燃气、污水、自来水、桥梁安全监测于一体的城市生命线工程。
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整体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值仅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4.3%,低于全省22.4%的平均水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企业呈小、散、弱态势,仅有1家超10亿元规模的企业;企业自主创新不足,核心技术少,研发能力弱,高端技术人才较为缺乏;政策扶持力度小。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期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推进产业分工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经济竞争新格局。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地缘政治等因素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调整、大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逻辑从效率驱动转向效率和安全并重,呈现本土化、多元化、区域化等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加速迭代。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类脑计算、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虚拟/增强现实、无人驾驶等技术及应用创新层出不穷。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不断积累。数据要素作用凸显。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价值,为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用好数据要素,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融合跨界日趋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各领城广泛渗透,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农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服务业数字化融合、多元化拓展显著加快。
从全国形势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12年至2021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6%,增速均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第五代移动通信等领域技术创新密集涌现,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产品创新迭代不断加快,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年均增长率36%。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深入显现,面向教育、金融、能源、医疗、交通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
从全省形势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集中政策资源,大力培育发展,“芯屏器合”“大智移云”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我省已经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地,拥有上市公司超过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70家。2021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1.2%,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2.4%。新型显示产业已聚集企业近200家,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集成电路产业聚集相关企业400多家,形成从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到材料、装备等完整产业链条。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人工智能、未来技术、数据空间研究院加快建设。
对于我市来说,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落实“六一战略”、建设现代化美好的重要抓手。我市应抢抓机遇,迎势而上,立足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强化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积极融入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以发展需求为牵引,以产业集聚为路径,以产业融合为抓手,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大力培育优势细分领域,强化产业配套,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特征及趋势,打造特色鲜明、人才集聚、活力迸发的产业生态,为加快实现“六一战略”、建设现代化美好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应用导向,充分发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资源配置,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大力开展“双招双引”,积极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增强引领带动能力。完善集群产业链条配套,强化基础平台建设,统筹政策链、补强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重视人才链,促进相关企业集聚。
3.融合发展,赋能增效。以应用为牵引,坚持技术产品和应用市场相融合,推进信息产业内部以及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跨界融合和集成创新,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打造创新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4.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坚持本地深耕与开放发展相结合,围绕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合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体系,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拓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皖北地区前列,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初步形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与传统产业融合步伐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韧性明显提升。
——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力争达到8%,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规模达35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规模达15亿元。
——集聚能力不断提高。推动建设亳芜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谯城区动漫游戏信息服务业,涡阳县电子信息制造业四个产业集聚区,高新区、蒙城县、利辛县结合产业特色打造配套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区,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基地。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培育一批具备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拥有产业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数量显著提升。
——企业实力快速攀升。形成一批具有产业链优势的龙头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企业、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新兴企业,累计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20家,培育年营收亿元以上企业10家、5亿元以上企业3家、15亿元以上企业1家。
——配套能力持续提升。围绕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建成投产一批重大配套项目,在重点装备、原材料、物流、生活设施、金融服务、创新成果转换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