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及时发现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疫情,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以最短时间、最低代价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州疾控中心针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业务培训,培训会议由中心副主任徐华主持,处突办主任刘芳现场讲授,各科室人员积极参加,参会人员共计37人。

此次培训主要针对防控方案的总体思路、措施优化调整依据、总体框架、修订的主要内容等进行现场授课,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第九版防控方案出台的背景,掌握第九版防控方案主要修订的内容,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诊疗和防控方案(第九版)解读ppt。

通过培训,使干部职工掌握了第九版防控方案的主要修订的内容。其中一是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调整为“7 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二是统一了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的划定标准。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三是完善疫情监测要求。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四是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五是规范“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对于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重点提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六是增加风险人员转运指南。发生本土疫情后,做好转运车辆的调用。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发现后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进行治疗或隔离观察,转运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密切接触者应安排专用车辆在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隔尽隔、应隔快隔。七是集中隔离点交叉感染的评估。隔离点出现阳性人员后,需排查集中隔离点交叉感染风险。八是发生疫情后风险区域发布的时限要求。防控方案要求,发生疫情后当地疫情指挥部应及时划定风险区域,并在5小时内发布相关的低、中、高风险区信息,并及时推送中、高风险区外溢人员信息。九是入境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明确如何返回居住地。解除集中隔离前,对入境人员做好健康告知和防控要求;第一入境地疫情指挥部及时将入境人员相关信息推送至目的地指挥部,做好人员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