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元是作业岗位, 岗位活动的规范化、 标准化是实现企业安全运行的基础。 制定和实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是规范岗位安全作业行为、 开展岗位隐患排查治理、 建立岗位安全隐患清单的有效途径。 本指南结合各类企业的不同规模和不同岗位特点, 明确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流程、 编制要求和编制方法, 规范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并提供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范例。 本指南是《北京市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的配套规范, 可供各企业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使用, 也可以为各有关单位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建立“一企一标准, 一岗一清单” 提供借鉴。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指根据物料性质、 工艺流程、 作业活动、 设备使用要求而制定的作业岗位安全生产的作业要求, 是岗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 管理岗位一般不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其安全要求应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岗位作业人员现场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 因此,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涵盖岗位涉及的各类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要求、 各类作业活动的安全作业要求。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 作业过程需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 作业前、 作业中和作业后的相关安全要求和禁止事项, 作业现场的应急要求等, 其中应包括对设备设施、 作业活动、 作业环
境、 现场管理等进行岗位自我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使用对象是第一线的岗位作业人员, 内容应简洁、 通俗、 清晰。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以纸质版发放到岗位人员, 宜将规程的主要内容制成目视化看板、 展板等放置在作业现场, 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 新员工、 转复岗人员、 “四新” 作业人员到岗位作业前, 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后方可上岗, 其他岗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再教育, 以确保每个岗位作业人员熟悉并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