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底,全县共有危货运输企业2家,均为民营运输企业。危险品运输车辆19台(半挂牵引车8台,罐式货车10台,其他车辆1台),全县危货运输企业停车场2个,停车场面积3000平方米,停车位 25个。截至2021年底,注册危货运输从业人员38人(驾驶员19人、押运人员38人),实际在岗从业人员达到84人。两家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为二类(压缩气体,天然气等)、三类(易燃液体,汽油、柴油等)和六类(有毒物质等)危险品运输经营,危险品运输介质是汽柴油、公路沥青和天然气为主。

近年来,县始终将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工作重点,努力解决交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持续防范化解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深入推进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做严做实。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整体稳中向好。一是注重推进监管部门协同共治。全面压实属地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了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生态环保等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大对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形成常态化联合整治格局,确保危货运输企业无重大安全隐患。二是推进企业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县交通运输部门引导全县道路运输企业开展双重预防安全风险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县两家危货运输企业已基本建立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相对完备;企业对驾驶员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形成常态;企业动态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并发挥实效;企业安全生产记录制度运行流畅。三是大力推进执法整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系列专项行动。严把出站、出城、上路、过境这四关,加大路面检查执法力度,全面排查“两客一危”重点车辆。

但与此同时,由于危货运输车辆配置成本高、返程货少、运输淡旺季、市场需求有限、危险概率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难以扩大经营规模,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盈利能力较差、车辆面临淘汰更新、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例如,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流于形式;存在无证上岗情况;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不及时;安全隐患排查不认真;专业人才不足;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不到位等问题,造成企业安全生产的明显隐患。

(四)危货运输行业发展趋势
县“十四五”规划提出总的发展目标是要打造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突破,基础设施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治理体系完善、幸福和谐宜居的大美,县域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县。并提出要坚持“工业强县、项目立县”的发展路径,精心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做强做优五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壮大“钢铁+冶金建材”“梅花鹿+医药健康”“食用菌+农特产品加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包装+轻工纺织”五大产业。由此可见,石油化工产业并非县的支柱产业,作为下游的危货运输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局限,但由于危险货物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工业、农业、医药、能源、服装、日化等行业的基础原料,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县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契机。
2021年,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内危货运输市场整体处于震荡变化的格局。整体运营成本平均增长15.45%,其中运输企业平均增长15.6%,仓储企业平均增长4%。服务大型化工企业的危化品及高附加值产品、有稳定合同业务及新增业务线的运输企业营收平均增长9%左右。服务中小化工企业零散业务为主的运输企业营收降低18.4%。大部分运输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营收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业务量下降、运输成本上涨、政策限制、疫情防控、运力不能增加等。
在危货运输市场整体处于发展困境的背景下,需要对县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市场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根据调研数据信息资料,采用因素分析预测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未来几年县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市场供需状况预测如下:(1)运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保持基本稳定和均衡。县两家企业主要运输汽柴油、天然气以及公路沥青为主,其经营范围相对有限,且运输介质属于地方经济和社会民生必需品,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有限,并具有一定的市场拓展空间。例如县石油液化气运力需求增长较为明显。因此,在管理部门对运力供给进行动态调控后,市场供求关系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和平衡。(2)本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散、弱、小”的格局需要逐步打破。县的两家民营危货运输企业规模较小,其运输成本高、经营收益率低,相对缺乏竞争优势,加之受到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企业经营容易陷入困境,也难以与外地企业展开竞争。因此,未来几年要着力避免企业盈利因低水平增长甚至亏损而退出市场。要加大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确保其在稳定经营的基础上能够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