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引领带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长三角是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区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医疗卫生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科教人才竞争力领先,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已形成上海为中心、周边梯次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构建了产业链、产学研和产业服务的协同创新网络。2020年,长三角在优质企业主体和成果收获方面领先全国,拥有67%的新增获批1类新药、54%的新增上市公司、38%的新增获批创新医疗器械。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隆起带。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以广州和深圳为高端制造基地核心区,以香港国际化医疗服务、珠澳中医药合作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拥有广州国际生物岛、深圳国际生物谷、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广东是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落户广东,2021年生物医药上市企业达52家,数量全国最多,产业竞争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四)福建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福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4.5%,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282家,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42.2%。
二是园区建设特色明显。福建省立足资源禀赋,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已形成厦门生物医药港、江阴工业园、宁德“闽东药城”、长汀医疗器械产业园、三明“明溪药谷”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物医药园区。
三是产品创新亮点纷呈。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成果突出,部分产品市场竞争力凸显,如厦门万泰沧海研发了全球第一支“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国内首支二价宫颈癌疫苗;特宝生物研发了全球首个40kD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α-2b注射液;大博医疗骨科创伤类及神经外科植入耗材市场份额位居国产品牌第一位;艾德生物在国内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市占率超过70%;一批特色高端原料药和药品陆续出海和上市。
与此同时,福建生物医药发展也存在产业能级较低、研发创新不足、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数量少、重大产业服务平台薄弱等问题。
二、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
(一)发展现状
产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21年全市医药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4亿元,较上年增长15.1%,占福建省的14.4%,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40家,占全省医药工业规上企业数量的14.2%。二是,产业门类较为齐全。我市已初步形成了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药物与基因诊断试剂、化学原料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与生物医学分析仪器等医药产业门类。
细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生物医药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战新产业,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均积累形成了一大批核心技术,细分领域优势突出。福抗药业是国内庆大霉素、金霉素、头孢美唑钠主要生产商;丽珠福兴是国内的卡那霉素主要生产商;福建金山的麝香正骨酊、梅峰制药的胃得安、辰星药业的泻定胶囊、麝珠明眼药的麝珠明目滴眼液等均为全国独家品种。我市企业获得二、三类器械批件持有量持续攀升;百仕韦是福建省唯一一家生产留置针的医疗器械企业,已取得4个NMPA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迈新生物是国内第一家取得NMPA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免疫组化产品生产企业,其免疫组化检测仪器和系列诊断试剂是国内肿瘤病理免疫组化诊断试剂的领先者。
产业创新资源集聚。我市优质科创资源和医疗资源集聚,加速引领源头创新。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累计布局建设20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我市建有13个,占全省65%。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子诊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基础研究设施陆续形成,在创新能级上具有先发优势。此外,全市以实施“好年华 聚”人才政策“1+1+N”体系为抓手,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榕创新创业,拥有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高层次科学家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等91位研发型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