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风险,有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挑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根据《安徽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阜阳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区“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等有关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主要成效
“十三五”期间,区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按照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宗旨,有效应对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和40年一遇的伏秋冬连旱、以及2020年历史罕见洪涝灾害。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共同努力,稳步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有力有序有效应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十三五”期间,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等核心指标,均在规划范围内,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同、属地为主”防灾减灾救灾原则,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区减灾救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得到不断强化,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进一步调整,工作关系进一步理顺,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活动,指导协调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促进防灾减灾救灾交流与合作。部门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效能得到提升。
2.制度预案体系得到健全。坚持“依法应对、科学减灾”的理念,着力完善相关文件和制度预案,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先后出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逐级完善应急工作规程,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规范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3.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提升。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实施,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不断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内涝、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形成区、乡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成区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一体化平台,初步实现与市级灾情信息互联互通,灾害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及时高效。加大校舍及危房改造力度,提高学校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项目,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
4.灾害风险应急处突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灾情报送系统平台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防灾减灾教育与科普工程、气象综合性监测预报预警基地、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人防设施工程项目相继实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按照“十三五”规划,建立以政府储备为主导、社会储备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应急保障机制,实行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专项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并行,应急救助能力得到提升。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建成以灾情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防灾减灾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驻地部队、武警、民兵预备役、公安、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基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全区组建防汛机动抢险队17支,总人数达1200余人,其中灾害信息员223人。应对洪涝、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成效显著,及时做好受灾群众应急救助、过渡期救助、倒损房屋恢复重建和冬春救助等工作,确保了灾害发生后受灾人员12小时内得到初步救助,倒损住房及时得到恢复,冬令春荒安全度过,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增强。
5.防灾减灾宣传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救援演练。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和“社区减灾平安行”等系列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成效凸显,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提升。
(二)面临挑战
“十四五”时期,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依然严峻,防灾减灾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仍需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增多趋势明显,灾害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不断加大,河流多、堤坝长、基础薄弱,水旱等自然灾害防御仍然任务繁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压力较大,城乡老旧危房抗震能力差,城乡排水防涝设施短板突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品种和数量仍需完备;应急避难场所配套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灾害救援装备科技水平不高;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有待加强,气象、水旱、地震、地质等灾害监测台网建设需进一步完善,预报预警时效性准确性需进一步提高;基层灾情信息员队伍管理仍需进一步规范,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防灾减灾投入力度仍需加大;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水平仍显不足,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动员机制和支持政策未能及时跟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有限。
(三)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人民群众对平安美好生活的期盼,全社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高度关注,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防灾减灾救灾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的应用日益成熟和广泛使用,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区域合作日益深化,安徽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部署覆盖的省份,也为我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契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与要求,全面实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防灾减灾救灾目标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应对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和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升本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建设新征程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