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以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校建设为抓手,以上海市教育基础数字化转型先行试验为契机,建设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校园,架构学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以师生为中心,进行数据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精准化决策的教育教学新生态,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汇编。

一个重点:打造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培育“五乐”阳光少年。

六大战略: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框架为“1+2+3”战略(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汇编),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暨重点打造智慧校园下的学生个性发展空间;架构以统一的智慧校园为核心的一体化学校数字基座与可视化虚拟实践平台;凸显“乐教、乐学、乐育”为导向,集“实证教学、即时评价、数字课程”为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特色。

 

1.校园数字基座。在浦东新区教育数字基座一体化建设原则指导下,基于区校一体化架构,调用区级基座分配的标准校园数字基座,实现区校一体化统一用户、统一数据、统一应用、统一消息,实现学校数字化应用的统一融合。

 

2.智能学习空间。根据教学的需求建设专用的智能化教学场馆,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通过应用AI、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校的教学提供智能化学习空间,包含实体空间(智慧互动教室、AR/VR虚拟课堂)及虚拟空间(三维智能校园)。

 

3.特色数字课程。利用AR/VR技术打造科技之旅特色数字课程。结合学校已有的数字课程《快乐农业科技之旅——农业科普篇》、《快乐中医科技之旅——中医药小讲堂》、《快乐现代科技之旅——人工智能与大飞机》、《快乐传统科技之旅——集成电路小知识》,以及之后还要研发的《快乐动漫科技之旅——动漫的演绎》数字课程。

 

利用VR技术创建中草药的成长、大飞机的制造、芯片的由来等虚拟课堂。通过VR技术创设学生线上数字课程学习,线下场馆实践、虚拟场景体验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形成一至五年级的全场景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沉浸式特色数字课程群。

4.数据实证教学。通过课前的前测、课中的活动以及课后的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尝试将收集到的数据实证去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平台中的数据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追踪与记录,进而对课堂教学和评价进行实时修正,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学习资源的推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适应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能。